学 C 语言的朋友,是不是一碰到循环结构就头疼?for、while、do-while 绕来绕去,写的时候要么条件设错了,要么循环次数不对,好不容易跑起来了,结果跟预期差老远。其实啊,循环结构看着复杂,练对了方法根本不难。今天兔子哥就分享几个高效练习的法子,都是自己踩过坑总结出来的,还有身边同学的真实经验,保证新手也能看明白。
先把三种循环的 “脾气” 摸透
很多人练了半天循环,连三种循环的区别都没搞清楚,这样练肯定低效。你得先明白:for 循环适合知道具体循环次数的情况,比如 “打印 1 到 100 的数字”;while 循环适合不知道次数,但知道结束条件的场景,比如 “一直输入数字,直到输入 0 为止”;do-while 循环呢,最少会执行一次,比如 “先让用户输入密码,输错了再重新输”。
怎么区分它们?最好的办法是拿同一个问题用三种循环都写一遍。比如计算 1 到 10 的和,先用 for 写,再改写成 while,最后试试 do-while。写的时候注意观察它们的结构:for 后面带三个表达式,while 和 do-while 只带一个条件,但 do-while 的条件在后面。
网友小 A 说:“我以前总搞混 while 和 do-while,后来特意写了个程序对比,发现 do-while 不管条件对不对,都会先执行一次,一下子就记住了。” 真的,光看概念没用,动手写一遍比啥都强。
从 “照猫画虎” 到 “独立写”,分三步练
刚开始别想着一步到位写复杂循环,分阶段来:
第一步,抄代码。找课本上的简单循环例题,比如打印三角形、计算阶乘,一字一句抄下来,边抄边想 “这行是啥意思”。抄的时候注意循环变量怎么变的,条件怎么设的,别光顾着抄符号。我当年抄了大概 20 个例题,慢慢就有感觉了。
第二步,改代码。抄完一个程序,试着改改条件。比如原来打印 1 到 10,改成打印 10 到 1;原来每次加 1,改成每次加 2。改完运行一下,看看结果咋变的,为啥会变。这一步能帮你理解循环里每个部分的作用。
第三步,独立写。找些类似的题,自己从头写。比如练完打印直角三角形,试试打印等腰三角形;算完 1 到 n 的和,试试算 1 到 n 的平方和。写不出来就回头看之前抄的代码,但别直接抄,想想哪里能借鉴。
我那个学计算机的表弟,就是这么练的,一个月后循环题基本不用愁。他说:“刚开始改代码的时候特痛苦,总出错,但改着改着,突然就明白循环变量该咋设了。”
盯着 “易错点” 练,少走冤枉路
循环里的坑就那么几个,专门盯着练效率高:
第一个是循环条件。很多人把 “<” 写成 “<=”,比如 for (i=0;i<=10;i++),本来想循环 10 次,结果变成 11 次。练的时候特意把条件写错一次,看看结果啥样,印象会特别深。
第二个是循环变量更新。写 while 循环时,经常忘在循环体里更新变量,比如 while (i<10){printf ("% d",i);},没写 i++,结果成了死循环。练的时候可以故意漏一次,感受一下程序卡死后的状态,以后就忘不了了。
第三个是嵌套循环的顺序。打印九九乘法表时,外层循环控制行,内层控制列,顺序搞反了就打印不出来。练嵌套循环时,先在外层循环里打印行号,内层循环里打印列号,看看执行顺序,就不容易搞反了。
有个学妹分享经验:“我把易错点记在小本子上,每次写循环前先看一眼,出错率降了好多。” 真的,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,比闷头练有效多了。
用 “场景化练习” 代替 “纯刷题”
光练课本上的题没意思,也记不牢,结合实际场景练效果好:
比如模拟 ATM 机输入密码,用 do-while 循环让用户至少输一次,输错了提示重新输,这能练 do-while 的用法;统计班级同学的成绩,用 for 循环输入 30 个分数,再算平均分,这能练循环和数组结合。
我当年为了练循环,写了个猜数字游戏:程序随机生成一个数,让用户猜,用 while 循环一直猜,直到猜对为止,还能显示猜了几次。写这个游戏的时候,循环条件、变量更新这些知识点自然而然就掌握了。
其实生活中很多场景都能用循环模拟,比如每天早上闹钟响(循环执行),直到你起床(结束条件)。把这些场景写成程序,练起来既有意思,又记得牢。
最后说点我的看法。循环结构是 C 语言的基础,也是后面学数组、函数的前提,练的时候别急,宁愿一天吃透一个点,也别一天刷 10 道题却一知半解。我见过有人为了赶进度,循环还没练熟就去学指针,结果越学越懵。其实啊,循环练好了,后面很多知识点学起来会特别顺。按上面的方法坚持练两三个星期,你会发现自己写循环跟喝水一样自然。希望这些能帮到你,有啥具体问题,随时找我聊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