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clipse教程:对比IDEA优势,用断点调试+自动补全提升开发效率【实战案例】

admin 综合编程开发技术 3


很多刚入行的朋友都会问,eclipse 和 IDEA 到底选哪个好啊?有人说 IDEA 功能强,有人说 eclipse 更轻量。其实吧,工具没有绝对的好坏,关键看怎么用。今天兔子哥就来聊聊 eclipse 对比 IDEA 的那些优势,再教你们用断点调试和自动补全这俩功能提升开发效率,还带实战案例,一起往下看吧!

先说说 eclipse 对比 IDEA 的优势


可能有人觉得 IDEA 是后起之秀,功能更全,但 eclipse 也有自己的闪光点。
  • 免费开源:eclipse 是完全免费的,对个人开发者和小团队来说很友好,不用像 IDEA 那样考虑破解或者付费问题。
  • 轻量灵活:安装包比 IDEA 小不少,启动速度也快一些,低配电脑用起来更流畅,不会太卡顿。
  • 插件生态成熟:这么多年下来,eclipse 的插件非常丰富,而且很多都是免费的,想用啥功能基本都能找到对应的插件。

咱用个表格对比下两者的核心差异,更直观:
对比项eclipseIDEA
费用免费开源社区版免费,旗舰版付费
安装包大小较小(约 200-300MB)较大(约 800MB-1GB)
启动速度较快稍慢
对低配电脑友好度

断点调试:找 bug 的利器


不管用啥工具,调试都是开发中少不了的环节。eclipse 的断点调试其实很好用,就是很多人没摸透。
怎么设置断点呢?在代码行号左边点一下,出现一个蓝色小圆圈就成。运行的时候选 “Debug As”,程序就会在断点处停下来。
调试的时候有几个常用按钮得记住:
  • F5:进入方法内部,看方法里的执行过程;
  • F6:执行下一步,不进入方法;
  • F7:从当前方法退回到调用的地方;
  • F8:直接跑到下一个断点。

举个实战例子,比如写了个计算加法的方法,结果输出不对。这时候在计算结果的那行设个断点,调试的时候看输入的两个数是不是正确,计算过程有没有问题,很快就能找到 bug。有人可能会说,打印日志也能找 bug 啊?但调试能实时看到变量的变化,比日志方便多了,尤其是复杂的逻辑。


自动补全:减少重复输入


写代码的时候,重复输入变量名、方法名很浪费时间,eclipse 的自动补全功能就能帮上忙。默认按 “Alt+/” 就能触发,比如输入 “sysout” 再按这个快捷键,就会自动补全成 “System.out.println ()”,是不是很省事?
但有些朋友觉得自动补全不够智能,那是因为没设置好。可以去 “Window”->“Preferences”->“Java”->“Editor”->“Content Assist” 里,把自动激活的延迟时间调短点,再把触发的字符加上更多,比如 “.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”,这样输入的时候更容易触发补全。
实战中,比如要调用一个很长的方法名 “calculateUserTotalScore ()”,不用全打完,输入 “calc” 再按 “Alt+/”,eclipse 就会提示这个方法,选一下就行,能省不少时间。


个人一点小建议


用了这么多年 eclipse,兔子哥觉得它虽然不像 IDEA 那样 “傻瓜式” 贴心,但上手后效率一点不低。断点调试和自动补全这两个功能,一定要多练,熟了之后写代码、找 bug 的速度会明显提升。
要是你用惯了 IDEA,也没必要非得换成 eclipse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但如果电脑配置一般,或者想省点费用,eclipse 绝对值得一试。多摸索,多实践,不管啥工具,用溜了都是好工具。希望这些能帮到你们,祝大家开发顺利!

标签: System.out.println 后起之秀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  • Refresh code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