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不是打开 PS 后,看着左侧密密麻麻的工具图标就发懵?想抠张图片做头像,结果边缘像被狗啃过一样毛毛躁躁;好不容易找到裁剪工具,裁完照片却歪歪扭扭;练了半天还是分不清 “选框工具” 和 “套索工具” 的区别,越学越没信心?别着急,今天兔子哥就给零基础的朋友带来 PS 入门教程,从工具用法图解到抠图步骤拆解,再到 7 天入门计划,保证让你少踩坑,7 天就能上手基础操作,一起往下看吧!
其实啊,PS 没那么难,新手不用学所有工具,把常用的几个练熟,再掌握抠图的基础技巧,应付日常修图、做简单设计完全够用。咱们一步一步来,先把工具认清楚。
一、基础工具用法图解:新手必学 5 个工具,图标 + 作用 + 避坑点全讲透
PS 左侧的工具面板里藏着核心功能,但新手只要记住这 5 个工具,就能解决 80% 的基础问题。别贪多,先把这些练熟再说。
1. 移动工具:最常用的 “搬运工”
- 图标样子:像个黑色的箭头,在工具面板最顶端,很好认。
- 作用:用来移动图片、文字、图层,是用得最多的工具,没有之一。
- 怎么用:选中这个工具,点住你要移的东西拖就行。移不动的时候别慌,看看右侧 “图层面板”,是不是没选中对应的图层(图层要变成蓝色才是选中状态)。
- 避坑点:移动时图片突然 “飞了”?大概率是不小心点到了空白处,取消了选区,重新选中图层再移就好。
2. 选框工具组:圈出你要处理的部分
- 图标样子:第一个是虚线方框(矩形选框),按住图标不放,会看到椭圆选框、单行选框等 “隐藏工具”。
- 作用:把图片里你想处理的部分圈起来,比如想给局部调颜色、抠图,都得先用选框圈住。
- 怎么用:选矩形选框,在图片上按住鼠标拖,画出方框选区;想画正圆或正方形,按住 Shift 键再拖,新手一定要试试这个小技巧。
- 避坑点:选区边缘不整齐?别用鼠标瞎晃,慢慢拖,实在不行按 Ctrl+Z 撤销重来,多练两次就稳了。
| 工具名称 | 图标特征 | 适用场景 | 新手易错点 |
|---|---|---|---|
| 矩形选框 | 虚线方框 | 选方形区域(如照片边缘裁剪) | 忘了按 Shift 画正方形 |
| 椭圆选框 | 虚线圆圈 | 选圆形区域(如头像裁剪) | 选区画歪,没从中心开始 |
3. 裁剪工具:给图片 “剪头发”
- 图标样子:像一把小剪刀,或在选框工具下面,很好找。
- 作用:裁掉图片多余的部分,调整尺寸,发朋友圈、做证件照都离不开它。
- 怎么用:选中工具后,图片边缘会出现虚线框,把鼠标放框边上,拖到你想要的大小,按 Enter 键确认裁剪。
- 避坑点:裁完发现图片变形?裁剪时顶部要选 “比例”(比如 1:1、4:3),别用 “自由” 模式,不然容易裁歪。
4.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:给图片 “去痘痘”
- 图标样子:像个创可贴,在工具面板中间位置,修图必备。
- 作用:去掉图片上的小瑕疵,比如痘痘、斑点、划痕,轻轻一点就消失。
- 怎么用:选中工具后,按 “[” 键缩小画笔,按 “]” 键放大,画笔大小比瑕疵大一点点就行,在瑕疵上点一下,自动修复。
- 避坑点:修完皮肤像塑料?别用太大的画笔,也别在一个地方反复点,自然一点才好看。
5. 文字工具:给图片 “加注解”
- 图标样子:像个大写的 “T”,在工具面板中间,很好认。
- 作用:给图片加标题、水印、说明文字,做海报、朋友圈文案都需要。
- 怎么用:选中工具,在图片上想加文字的地方点一下,出现光标后直接打字,顶部可以改字体、大小、颜色。
- 避坑点:文字看不清?颜色要和背景对比明显,比如浅色背景用深色字,新手选 “微软雅黑”“思源黑体” 这些清晰的字体。
二、抠图步骤拆解:从简单到进阶,3 种场景手把手教
抠图是新手的 “老大难”,但分场景学就简单多了。从简单物体到人物边缘,一步步来,别怕慢。
1. 简单物体抠图(如杯子、手机):用快速选择工具
- 适用场景:边缘清晰、颜色和背景差异大的物体。
- 步骤拆解:
① 打开图片,按 Ctrl+J(Windows)/Command+J(Mac)复制图层(保护原图,这步别省!);
② 选 “快速选择工具”(像带虚线的刷子),在物体上轻轻涂,让虚线框住物体;
③ 多出来的背景部分,按 Alt 键涂掉;
④ 点顶部 “选择并遮住”,调 “边缘平滑度” 到 1-2 像素,让边缘更光滑;
⑤ 按 Ctrl+J 复制选区,得到抠好的物体,底部新建彩色图层看看效果。 - 错误对比:直接涂完就抠,边缘会毛躁;用 “选择并遮住” 修过的边缘更干净,差别很明显。
2. 人物边缘抠图(如衣服、手臂):用快速选择 + 调整边缘
- 适用场景:人物边缘相对整齐,没有复杂毛发的图片。
- 步骤拆解:
① 复制图层后,用快速选择工具大致选中人物;
② 按住 Shift 键加选漏选的边缘,按 Alt 键减选多出来的背景;
③ 点 “选择并遮住”,用左侧 “边缘调整工具” 在人物边缘涂一涂,自动优化边缘;
④ 输出到 “新建带有图层蒙版的图层”,确定后用黑色画笔在蒙版上擦除残留背景。 - 避坑点:别用太大的画笔涂边缘,小一点慢慢修,不然容易把人物边缘擦掉。
3. 毛发抠图(入门版):用选择并遮住 + 调整半径
- 适用场景:简单的头发、绒毛边缘(复杂的新手暂时不用学)。
- 步骤拆解:
① 复制图层后,用快速选择工具选中人物和大致毛发区域;
② 点 “选择并遮住”,勾选 “智能半径”,把半径调至 5-10 像素;
③ 用 “精炼边缘工具” 在毛发边缘涂一涂,软件会自动识别毛发;
④ 输出到新图层,底部加深色背景,检查是否有漏选的毛发,用白色画笔在蒙版上补画。 - 错误对比:不调半径直接抠,毛发会缺一块少一块;调完半径后,毛发边缘更自然。
三、7 天入门计划:每天 1 个小任务,不贪多但要练熟
第一天:认识工具面板,练移动工具和选框工具
任务:打开一张照片,用移动工具拖到新画布,用矩形选框圈出天空部分,按 Delete 删除,看看效果。
第二天:练裁剪工具和污点修复工具
任务:把第一天的照片裁成 1:1 正方形,用污点修复工具去掉照片上的小斑点。
第三天:简单物体抠图(杯子 / 手机)
任务:找一张杯子的图片,用快速选择工具抠出来,换个彩色背景。
第四天:人物边缘抠图(简单头像)
任务:用自己的头像照片,抠出人物,换个纯色背景(如蓝色、红色)。
第五天:练文字工具,给图片加标题
任务:在第四天抠好的头像上,加文字 “我的头像”,调整字体大小和颜色。
第六天:综合练习(修图 + 抠图 + 加文字)
任务:找一张风景照,调亮(图像→调整→亮度 / 对比度),抠出一朵花,加文字 “春日美景”。
第七天:查漏补缺,重做最不熟练的任务
任务:回顾前 6 天的练习,把做得不好的任务重做一遍,重点练抠图和工具使用。
自问自答:新手最常问的几个问题
问:为什么我抠图总是边缘毛躁?
答:主要是没做 “选择并遮住” 这步!新手常直接用快速选择后就抠,忽略了边缘优化。记住,不管抠什么,选完后一定要点 “选择并遮住”,调边缘平滑度,这步能解决 80% 的毛躁问题。
问:工具找不到怎么办?面板突然不见了?
答:工具面板不见了,点顶部 “窗口→工具” 就能调出来;单个工具找不到,看看工具图标右下角有没有小三角,按住图标不放,隐藏的工具就会出来,比如裁剪工具可能藏在选框工具下面。
问:7 天能学会抠图吗?练完后能应付日常需求吗?
答:肯定能!这 7 天的任务都是基础且常用的,练完后抠简单物体、修小瑕疵、加文字都没问题。复杂的毛发抠图等熟练后再学,新手别一开始就挑战高难度,容易挫败。
兔子哥的小建议
学 PS 最忌讳 “贪多求快”,新手别想着一下子学会所有工具,把这 5 个常用工具和基础抠图步骤练熟,就超过很多新手了。练的时候别只看教程,一定要动手做,哪怕步骤错了,按 Ctrl+Z 撤销重来,多试几次就有感觉了。
图层是 PS 的灵魂,不管做什么操作,先按 Ctrl+J 复制图层,保护原图,这点一定要养成习惯。遇到问题别慌,大部分错误都是工具选错、没复制图层、边缘没优化这几个原因,对照教程一步步排查,很快就能解决。
其实啊,PS 就像玩积木,基础工具是积木块,练熟了就能搭出自己想要的效果。7 天计划不用追求完美,每天进步一点点,你会发现自己慢慢能上手 PS 了,修图、做简单设计都不再是难事。动手练起来吧,你比自己想象的更厉害!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