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学 C 语言,是不是总觉得一头雾水?上课听老师讲语法好像懂了,一做题就卡壳;想好好练编程做项目,又怕耽误考试复习,最后两边都没搞好。其实啊,考试和实战根本不矛盾,找对方法能一起拿下。兔子哥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,今天就把亲测有效的法子分享给你们,都是实实在在的经验,照着做肯定有收获。
先说上课这事儿,很多同学觉得老师讲得太基础,不听也能行。但你不知道,期末考试的重点,往往就藏在老师反复强调的那些地方。比如循环结构里的 for 和 while 区别,指针和数组的关系,这些老师课上会举好多例子,记下来就是考点。我去年带的一个学弟,上课总玩手机,期末前熬夜刷题,结果指针那块儿还是挂了,多不值当。所以啊,课上哪怕听懂八成,也比考前突击强十倍。
课后作业可别抄,自己写才是练手的好机会。老师布置的题,看似简单,其实都是围绕考点设计的。比如写个求素数的函数,既能练循环和条件判断,考试还常考。写的时候别嫌麻烦,多试几种方法,比如用 break 优化循环,这就是实战能力的积累。遇到不会的,先翻课本找相似例题,再不行就问同学,千万别攒着。我记得大一时写冒泡排序,卡了两天,最后跟室友对着代码一点点找错,弄懂了之后,不仅作业过了,考试碰到类似的题直接拿满分。
想兼顾考试和实战,历年考题得好好利用。把近三年的期末题拿出来,按考试时间做一遍,你会发现很多重复出现的考点。比如函数参数传递、字符串处理这些,几乎年年考。做完之后对照答案改,错的地方标出来,回到课本找对应章节重学。这么一来,考试重点摸清了,编程能力也在做题中慢慢提升。有个学妹就用这招,把错题整理成笔记本,期末考了 92 分,还靠着做题练的底子,组队参加程序设计竞赛拿了奖。
实战这块儿,别一开始就想做复杂项目。从课本上的例题拓展起就行。比如学完数组后,把 “求平均分” 的程序改成 “统计各分数段人数”;学了指针后,试着用指针操作数组。这些小改动不难,却能帮你理解知识点的实际用法。我当时学结构体,就自己写了个学生信息管理的小程序,能录入、查询、修改信息,写完之后,结构体的定义、指针访问这些知识点记得特别牢,考试时相关题目一眼就会做。
很多同学纠结用什么编译器,其实对新手来说,DEV-C++ 就够了,轻量又简单,考试时机房大多也是这个。但平时练手,可以试试 Code::Blocks,它的调试功能更方便,能一步步看变量变化,找错特别快。我做课程设计时,就靠调试功能发现了一个隐藏的数组越界错误,要是没这工具,估计得调一整天。
有人问,时间紧的时候,该先顾考试还是实战?其实不用选。考试前两周,重点刷真题背考点,保证不挂科;平时每周抽两三个晚上练编程,哪怕只写几十行代码,坚持下来也会有进步。我大二时就是这么安排的,期末 C 语言考了 85 分,还完成了一个简易的图书管理系统,课程设计拿了优。
最后说点心里话,C 语言是编程的基础,不管以后走不走开发这条路,学好它对逻辑思维的培养都有好处。考试是检验学习的方式,实战是应用知识的过程,两者相辅相成。别害怕犯错,写代码哪有不报错的?当年我写的第一个程序,就因为漏了个分号,折腾了半小时才跑起来。慢慢来,多敲多练,你会发现,原来自己也能又快又好地搞定考试,还能写出像样的程序。希望这些能帮到你们,有啥具体问题,随时找我聊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