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备考研 C 语言的同学,是不是对着一堆真题不知道该怎么啃?刷了近 5 年的题,却看不出考点有啥变化,明明花了时间,得分还是上不去。搜 “考研 C 语言真题考点分析”“考研 C 语言答题技巧” 出来的内容要么太笼统,要么跟不上近几年的趋势。其实啊,近 5 年考研 C 语言试题的考点变化挺明显的,摸透这些变化,再用对答题技巧,分数能往上提一大截。兔子哥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给你讲,还有几个上岸学长的经验,一起往下看吧!
近 5 年考点有哪些变化?先看这张表:
| 章节 | 2020 年占分 | 2022 年占分 | 2024 年占分 | 变化趋势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函数 | 15% | 18% | 20% | 逐年上升 |
| 数组 | 20% | 19% | 18% | 略有下降 |
| 指针 | 25% | 27% | 30% | 明显上升 |
| 结构体 | 10% | 12% | 15% | 稳步上升 |
| 文件操作 | 8% | 6% | 5% | 逐年下降 |
| 其他基础 | 22% | 18% | 12% | 明显下降 |
从表上能看出来,指针和函数占分越来越多,尤其是指针,2024 年都占到 30% 了。有个 23 年上岸的学长说,他考前重点刷了指针题,考试时三道大题里两道涉及指针,直接帮他多拿了 15 分。反观文件操作,占分越来越少,2024 年才 5%,但也不能完全放弃,万一考了呢,几分也是分啊。
基础题越来越活,不再是死记硬背。比如 2020 年考 “define 宏定义”,直接问格式;到 2024 年就变成 “用宏定义实现两个数的交换,与函数实现有啥区别”,既考用法又考对比,难度上来了。
为什么要关注考点变化?
你想啊,考研时间多宝贵,要是还抱着 5 年前的重点复习,把大量时间花在占分越来越少的文件操作上,指针题却练得不够,那不就亏大了。就像种地,得知道今年哪种作物收成好,才能把力气花在对的地方。
有个学姐 22 年考研,没注意到结构体占分上升,只做了几道基础题,结果考试时遇到结构体和链表结合的大题,直接懵了,那道题 12 分,她只拿了 3 分。后来复盘才发现,近三年结构体题越来越综合,早知道就多花点时间练了。
答题技巧:不同题型有不同套路
选择题:别纠结,先排除再选。考研 C 语言选择题一般考基础概念,比如 “以下哪个不是 C 语言关键字”,选项里总有一两个明显不对的,先排除掉,剩下的再琢磨。有个学长分享,他做选择题有个习惯,把肯定错的选项划掉,正确率能提高不少,还省时间。
填空题:细节决定成败。比如考 “数组初始化时,未赋值的元素默认是____”,答案是 “0”,但很多人写成 “零” 或 “null”,白白丢分。填之前一定要想清楚 C 语言里的规范写法,别用中文或其他语言的习惯。
编程题:先写思路再动笔。拿到题别急着敲代码,在草稿纸上写清楚步骤。比如 “用递归求斐波那契数列第 n 项”,步骤应该是:1. 确定递归终止条件(n=1 或 n=2 时返回 1);2. 写出递归公式(f (n)=f (n-1)+f (n-2));3. 处理输入输出。有个考上 985 的学长说,他编程题从没被扣过步骤分,就是因为每次都先写思路,哪怕代码有点小错,老师看思路对也会给大部分分。
综合题:拆分成小问题逐个解决。近几年综合题常把指针、数组、结构体揉在一起,比如 “用结构体数组存储学生信息,用指针排序,再输出前三名”。看着复杂,拆成 “定义结构体”“输入数据”“指针排序”“输出” 四个小问题,每个小问题都是平时练过的,就简单多了。
近 5 年真题该怎么用才高效?
至少刷三遍。第一遍按年份做,了解大概难度;第二遍按章节分类做,集中突破高频考点;第三遍只做错题,把每个错误原因写清楚,比如 “指针越界,因为循环条件写错了”。
有个同学分享,他把近 5 年的指针题单独整理出来,发现考来考去就是指针与数组、指针与函数、指针与链表这三种,针对性练了一周,再做这类题就顺多了。
有人可能会问,真题答案很多版本,该信哪个?兔子哥觉得,优先看目标院校出版的真题解析,或者知名考研机构的,这些相对靠谱。要是两个版本答案不一样,别慌,把两种思路都弄明白,考试时写出自己的理由就行,老师更看重思路。
其实啊,考研 C 语言没那么难,近 5 年的真题就是最好的复习资料。把这些题吃透,看出考点变化,再用对答题技巧,拿高分真的不难。兔子哥当年考研,光近 5 年真题就刷了四遍,错题本记了满满一本,最后 C 语言考了 89 分。你要是按这个方法来,肯定也能行。别贪多,把真题研究透比做一堆模拟题管用多了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