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写循环嵌套的时候,程序跑起来特别卡?明明代码编译没报错,可就是半天没反应,甚至直接卡死,只能强制关掉?其实啊,循环嵌套本身不可怕,但要是用得不好,比如层数太多、循环体太复杂,很容易让程序变慢。今天兔子哥就跟你聊聊为啥会卡顿,还有具体的解决办法,新手也能看懂,一起往下看吧!
先说说为啥循环嵌套容易卡。你想啊,一层循环如果跑 100 次,两层就是 100×100=10000 次,三层就是 100 万次,要是层数再多,次数就会爆炸式增长。程序在那反复执行循环里的代码,CPU 根本忙不过来,可不就卡了嘛。
有个网友分享说,他之前写了个 4 层循环的代码,每层循环 100 次,结果程序跑了半分钟都没出结果,后来才知道总执行次数是 1 亿次,CPU 一直在高强度工作,能不卡吗?这就是循环嵌套的 “时间复杂度” 在搞鬼,次数太多,程序自然慢。
先检查:循环嵌套是不是真的有必要?
基础问题:所有循环嵌套都必须保留吗?
不一定。很多时候,我们习惯性地用多层循环,其实有些可以合并或者简化。比如你想遍历一个二维数组,用两层循环是应该的,但要是在里面再加一层循环做重复计算,可能就没必要了。
场景问题:怎么判断循环嵌套是否多余?
看内层循环有没有用到外层循环的变量。如果内层循环完全独立,跟外层没关系,那大概率可以拆成两个单独的循环,或者用其他方式替代。比如:
// 不太好的写法
for (int i=0; i<100; i++) {
// 外层循环逻辑
for (int j=0; j<100; j++) {
// 内层循环,完全不依赖 i
sum += j;
}
}
// 可以改成
for (int i=0; i<100; i++) {
// 外层循环逻辑
}
for (int j=0; j<100; j++) {
sum += j;
}
这样一改,总执行次数从 10000 次变成 200 次,能快不少。
解决方案:如果硬是保留多余的嵌套会怎样?
程序会做很多无用功,明明可以分开做的事,非要绑在一起,白白增加 CPU 负担,卡顿是肯定的。
办法一:减少循环层数,把能提出来的代码放外面
基础问题:循环体里的代码,都必须放里面吗?
不是。很多时候,内层循环里的一些计算其实跟内层变量没关系,完全可以提到外层甚至循环外面,避免重复计算。
场景问题:具体怎么操作?
比如计算数组元素的平方和,有人会这么写:
int sum = 0;
for (int i=0; i<100; i++) {
for (int j=0; j<100; j++) {
int a = arr [i][j];
sum += a * a; // 每次都计算平方
}
}
其实可以把平方计算提前到给数组赋值的时候,或者在内层循环里算一次就行,没必要每次都算。更简单的是,要是数组是固定的,甚至可以提前算好平方存起来,循环里直接加。
兔子哥之前看到过一段代码,在内层循环里反复调用一个复杂的函数,而这个函数的参数根本不随内层循环变化,后来把函数调用提到外层循环,程序速度快了 10 倍都不止。
办法二:优化循环条件,别让判断太复杂
基础问题:循环条件里的表达式,会影响速度吗?
会的。比如 for 循环的终止条件如果是个复杂的计算,每次循环都会重新算一遍,特别浪费时间。
场景问题:怎么改才好?
把复杂的条件提前算好,用变量存起来。比如:
// 不太好的写法
for (int i=0; i
strlen (s) 每次都会遍历字符串算长度,要是字符串长,循环次数多,就会很慢。改成:
int len = strlen(s);
for(int i=0; i
这样只算一次长度,能省不少时间。
办法三:用算法优化,降低时间复杂度
基础问题:有些嵌套是必须的,比如矩阵乘法,怎么让它不那么卡?
这时候就得靠算法优化了。比如原本是 O (n³) 的算法,能不能想办法降到 O (n²),或者用一些数学公式简化计算。
场景问题:有具体的例子吗?
比如计算两个矩阵相乘,常规写法是三层循环,时间复杂度 O (n³)。但对于一些特殊矩阵,比如对称矩阵,其实可以利用对称性减少一半的计算量;或者用分块乘法,利用 CPU 缓存提高效率。
有个搞数值计算的网友说,他把矩阵乘法的三层循环改成分块处理后,程序速度提升了近 3 倍,因为分块后的数据能更好地利用 CPU 缓存,减少了内存访问的时间。
办法四:提前退出循环,别做无用功
基础问题:循环一定要跑完所有次数吗?
不一定。很多时候,我们要找某个符合条件的值,找到后就没必要继续循环了,这时候用 break 提前退出,能省很多时间。
场景问题:比如在二维数组里找一个数,怎么提前退出?
可以用一个标志位,找到后就跳出所有循环。比如:
int found = 0;
for (int i=0; i<100 && !found; i++) {
for (int j=0; j<100; j++) {
if (arr [i][j] == target) {
found = 1;
break; // 跳出内层循环
}
}
}
这样只要找到目标,两层循环都会停下来,不用再跑剩下的次数。
| 优化方法 | 适用场景 | 能提升多少速度 |
|---|---|---|
| 减少循环层数 | 内层循环不依赖外层变量 | 可能提升几倍到几十倍 |
| 提取重复计算 | 循环体有固定计算 | 视重复次数而定,越多提升越明显 |
| 优化循环条件 | 条件是复杂表达式 | 循环次数多的话,提升明显 |
| 算法优化 | 必须多层循环的场景 | 可能提升几倍到上百倍 |
| 提前退出 | 查找、判断类场景 | 最好情况能提升几百倍(比如第一个就找到) |
其实啊,循环嵌套卡顿的核心就是 “做了太多没必要的计算”。解决办法说穿了,就是想办法减少计算次数,让程序少做无用功。
兔子哥的经验是,写循环嵌套的时候,先估算一下总执行次数,如果超过 100 万次,就得小心了,多想想有没有优化的空间。写完后最好测试一下,看看执行时间,再对比优化后的效果,慢慢就有感觉了。
有人可能会说,我这程序数据量小,卡一点没关系。但养成优化的习惯总是好的,万一以后处理大数据,这些小技巧就能派上大用场。而且,写出高效的代码,自己用着也舒服不是?
希望这些办法能帮到你,下次写循环嵌套的时候,不妨试试这些技巧,说不定程序会快得让你惊讶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