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使用教程进阶:程序员必备的脚本编写与环境配置技巧

admin linux教程 3


咱程序员天天跟 Linux 打交道,是不是总觉得重复操作特浪费时间?环境配置来来回回出问题?其实学好脚本编写和环境配置技巧,能省超多事儿。兔子哥做开发这几年,见过不少同事因为这俩技能没吃透,天天加班调环境、改重复代码。今天就把压箱底的技巧分享出来,从脚本入门到环境优化,全是实战干货。

脚本编写:从 “重复劳动” 到 “一键搞定”


刚开始写脚本别慌,bash 脚本没那么复杂,说白了就是把平时在终端输的命令串起来,加些逻辑判断。咱先从基础结构说起,一个完整的脚本开头得有 “#!/bin/bash”,这行告诉系统用 bash 解释器来执行。
举个实用例子,批量处理日志文件的脚本。比如每天生成的日志名是 “log-2025-08-xx.txt”,要提取其中的错误信息并存到新文件,手动弄要重复好几次,写个脚本分分钟搞定:
bash
#!/bin/bash# 提取日志中的错误信息for file in log-2025-08-*.txt; doif grep "ERROR" $file > /dev/null; thengrep "ERROR" $file >> error_summary.txtecho "已从$file提取错误信息"fidone

这脚本里用了 for 循环遍历文件,if 判断是否有 ERROR 关键字,新手刚开始写可以先写一步测一步,别想着一次写完。之前团队里有个同事,写脚本从不测试,结果执行时删错了文件,还好有备份,不然麻烦就大了。

脚本进阶:变量、参数与函数


变量是脚本的灵魂,定义变量用 “name=value”,引用时加(date +% Y-% m-% d)” 就能获取当前日期。传递参数更实用,比如写个部署脚本,通过$1、$2 接收参数,想部署到测试环境还是生产环境,传个参数就行。
函数能让脚本更整洁,比如常用的错误提示函数:
bash
error_exit() {echo "$1" 1>&2exit 1}# 使用时直接调用:error_exit "配置文件不存在"

兔子哥建议,脚本里多写注释,不光是给别人看,过俩月自己回头看也能快速明白逻辑。别学那些写 “天书脚本” 的同事,出了问题没人能看懂,只能重写。


环境配置:隔离、管理与备份


程序员最头疼的就是 “我这能跑” 问题,环境不一致太坑了。解决办法就是环境隔离,Python 用 virtualenv,Node.js 用 nvm,Java 用 jenv,每个项目单独一套环境,互不干扰。以 nvm 为例,安装后用 “nvm install 18.17.0” 装指定 Node 版本,“nvm use 18.17.0” 切换,简单又方便。
配置文件备份也很重要,像.bashrc、.vimrc、.gitconfig 这些,丢了重新配太费时间。咱可以建个 Git 仓库专门存这些文件,再写个简单的脚本一键恢复:
bash
#!/bin/bash# 恢复配置文件cp ~/config-backup/.bashrc ~/cp ~/config-backup/.vimrc ~/source ~/.bashrcecho "配置恢复完成"

之前换电脑,全靠这个脚本,半小时就把开发环境搭好了,同事都问我要脚本呢。

效率提升:别名与自动执行


终端里常用的长命令,设个别名能省不少事。在.bashrc 里加一行 “alias ll='ls -lha'”,以后输 ll 就相当于输了长命令。还有更进阶的,用 alias 定义部署命令:“alias deploy='sh ~/scripts/deploy.sh'”,敲俩单词就开始部署,爽得很。
自动执行脚本也很有用,比如用 crontab 定时运行日志清理脚本。输入 “crontab -e” 添加 “0 0 * * * sh ~/scripts/clean_logs.sh”,每天凌晨自动清理过期日志,再也不用手动删了。不过设置定时任务要注意脚本路径,最好用绝对路径,不然容易找不到脚本。


其实脚本编写和环境配置这事儿,没那么多高深理论,关键在多练。刚开始写的脚本可能很简陋,但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就是好脚本。环境配置别追求 “一步到位”,根据项目需求慢慢优化,把常用的配置固化成脚本,下次换环境直接复用。
兔子哥这些年的体会是,花一天时间打磨脚本和配置,能省后面一个月的重复劳动。遇到问题别着急问人,先看终端报错信息,大部分问题都能通过报错关键词搜到答案。记住,好的脚本和环境配置,不光能提高自己的效率,还能帮团队减少沟通成本,这才是进阶程序员该有的样子。

标签: log-2025-08-xx.txt log-2025-08-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  • Refresh code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