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 C 语言的新手朋友,是不是总感觉自己学得慢?明明每天都在看教程、刷题,可一到自己写代码还是懵圈;要么就是学了半个月,连个像样的小程序都写不出来,越学越没信心。其实啊,不是你不够努力,很可能是踩了新手常犯的误区。今天兔子哥就来聊聊这 3 个误区,避开它们,学习效率能翻倍,一起往下看吧!
误区一:贪多求全,资料堆成山却没一本看完
刚学 C 语言的人,特容易犯这个错。看到别人推荐这本经典,赶紧买;刷到那个博主说某本入门好,又下单;B 站上的教程,一下子存了十几个 G。结果呢?书翻了没几页,视频看了前两集,就搁那儿落灰了。
说真的,C 语言的基础知识点就那么多,不同资料讲的都差不多,只不过表达方式不一样。你手里有一本合适的教材、一套配套视频,完全够用了。我当年学的时候,就靠一本学校发的课本,配合 B 站一个老师的课,照样学得顺顺当当。
那选资料有啥讲究?新手别选太厚的,看着就压力大。可以先找本薄点的入门书,比如《啊哈 C!》,语言大白话,例子也简单,能让你快速上手。视频呢,选那种边讲边敲代码的,跟着敲比光看强十倍。等你有了基础,再去啃厚书也不迟。
有人说,多找几份资料能互补啊?话是这么说,但对新手来讲,同时看几份资料很容易混淆。比如这个老师说循环变量从 0 开始,那个老师说从 1 开始,你就会纠结到底哪个对,反而浪费时间。还不如吃透一份资料,遇到不懂的地方,再针对性地查其他资料。
误区二:只看不动手,以为看懂就是学会
这绝对是新手掉得最多的坑!看教程的时候,觉得老师讲的挺简单,代码也看得懂,心里想 “这有啥难的”。可真让自己写,要么记不住语法,要么逻辑混乱,半天写不出几行。
你想啊,学游泳光看教练示范,自己不下水,能学会吗?C 语言也是一个道理,它是门实操性超强的学问,不动手敲代码,永远学不会。我带过一个学弟,上课笔记记得特认真,老师讲的例题都能背下来,可让他自己写个打印三角形的程序,愣是写不出来,就是因为平时光看不动手。
那该怎么动手?很简单,老师讲一句,你跟着敲一句;书上的例题,不看答案自己写一遍。刚开始慢没关系,哪怕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敲,也比光看强。敲的时候别抄,边敲边想 “这句是啥意思”,比如写 printf 的时候,想想引号里的内容为啥要那么写,分号为啥不能少。
敲完能运行还不算完,试着改改代码。比如原来打印的是 “你好”,改成打印你的名字;原来循环 5 次,改成循环 10 次。改的过程中肯定会出错,别怕,错了才知道哪里没掌握,改对了印象才深刻。
误区三:遇到问题就退缩,不会主动找答案
学 C 语言哪有不出错的?编译报错、运行结果不对,太正常了。可很多新手一看到错误提示就慌了,要么直接关掉程序放弃,要么就跑去问别人,自己不动脑筋。
其实啊,解决错误的过程,正是进步最快的时候。我当年写第一个带指针的程序,编译一次错一次,提示 “segmentation fault”,当时啥也不懂,愣是对着代码看了一下午,把每个指针指向的地址都画在纸上,最后终于发现是指针越界了。从那以后,对指针的理解深了一大截。
遇到问题该咋办?首先别慌,错误提示虽然是英文,但关键词都很简单,比如 “error: missing ';'”,一看就知道是少了分号。其次,自己先排查,比如检查括号是不是成对、变量名有没有拼错、循环条件对不对。还可以在代码里加 printf,打印关键变量的值,看数据是不是按你想的那样变化。
实在解决不了,再去问别人或查资料。但问的时候别直接说 “我这代码错了,帮我看看”,最好说 “我遇到了 XX 错误,试过 XX 方法没解决,你知道可能是啥原因吗?” 这样显得你自己动过脑筋,别人也更愿意帮你。
最后说点我的看法。学 C 语言就像学骑自行车,刚开始总摔跤,但掌握了平衡技巧,就会越来越顺。这三个误区,看着简单,可真要避开不容易。我见过不少人,明明很聪明,就是因为踩了这些坑,学了半年还在门口打转。其实你只要记住:资料不在多,吃透就行;代码不在看,动手才会;错误不可怕,解决就是进步。按这个思路学,用不了多久,你就会发现自己突然 “开窍” 了。希望能帮到你,有啥具体问题,随时找我聊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评论列表
实用!学习C语言高效,避开新手3个误区。